产业工作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产业工作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产业工作报告120xx年,是资兴市房地产再创辉煌,再攀高峰的一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5.3万,销售金额达2.2亿元,双双达到资兴市最高水平。在资兴市人民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有力支持下,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协会围绕着“凝聚行业力量,提升行业形象,树立行业信心,共创行业辉煌”这主线,发挥好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为企业服务,现在将全市房地产业一年来的发展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和总结:
一、我市房地产业企业的基本情况:20xx年时,我市房地产公司仅三四家,到20xx年已发展到了16家,仅三年就增长了5倍,其中本市的11家,外来的5家,国有企业有3家,股份制企业13家。
二、全市房地产市场20xx年的业绩:全市开工面积150.2万,竣工面积40.6万,销售面积15.3万,销售额突破2.15亿元,创税收1200多万元,这些数据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体现了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重要作用。
三、=我市房地产开发存在的问题:
①、空置未销售的房屋量大。据统计,到20xx年12月份止达3012套,面积36.8万。如碧水云轩还空置1200套,宏景小区、宏景丽园空置700套,金康广场、金地广场空置500套,等。
②、待开发的土地面积较大,全市停置待开发的约有100万。其中有较多土地未开发的企业有:互湘房产23万,联兴房产16万,金康房产,宏景房产,阳辉置业,资兴五强均有10万。
③、国家一些政策因素对商品房销售有很大影响。税费项目增多,市场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开发商成本提高,必将提升房价。房价上升,想购房的老百姓只能观望,引起今年下半年商品房销量大跌。
四、对20xx年房地产开发的一些建议:
①、建议控制东江湾的土地拍卖量。东江湾有着一湖碧绿的东江水,吸引着很多外面的人想来东江安居。可是这几年对东江湾的开发太杂太滥了,她宝贵的土地资源已经不多了,故建议对以后在东江湾开发的楼盘的容积率提高到3.0以上,充分发挥它的空间优势,为创造一个更美的东江湾,吸引更多的外来客人来东江投资居住,东江湾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有更高标准,提升城市品位,真正达到生态宜居的标准。
②、建议20xx年资兴市人民政府关于《简化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流程和降低收费标准》的政策继续生效,这样对于招商引资有很大的吸引力,恳请政府支持。
过去的20xx年是辉煌的一年,在新到来的20xx年,我协会将本着为房地产企业“办实事,办好事”的宗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资兴的房地产业尽一份力,愿协会各会员单位在新的一个企兴楼旺,愿美好资兴更辉煌!
产业工作报告2目前,我县工业企业发展到200余户,其中规模企业21户,主要涉及矿山机械、矿产品、水电、建材、化工、食品、电子、纸业、服装轻纺等9个行业,初步形成以矿产品精深加工、新型矿山机械制造、现代轻纺电子、生态食品加工四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格局。
一是新型矿山机械制造业。
矿山机械是的传统优势产业,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历经40多年的发展,在重选类矿山机械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已成为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共有矿山机械制造企业88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户。20xx年,矿山机械产业实现产值超3亿元,实现利税近20xx万元。近年来,我县发展新型矿山机械制造产业进一步加大,与理工大学共同组建“华东地区矿山机械研发中心”、“县矿山机械研发中心”。加强了新型矿山机械产业与理工大学合作设立“华东地区矿山机械研发中心”,开发了微细粒离心选矿机、移动式选矿机等拳头产品,海内外市场竞争力大增,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科技含量,使矿山机械这一传统产业重新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赣东机械20xx年实现出口创汇240万美元,同比增长40%。20xx年,机械制造业预计实现产值4亿元,预计实现利税500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5.5%和21.8%。20xx年新型矿山机械、现代轻纺产业新增的9家自营出口企业,20xx年将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出口将保持快速增长。
二是现代轻纺电子业。
我县抓住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依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并重点培育扶持服装轻纺企业发展,服装轻纺行业蓬勃兴起,发展势头强劲。服装轻纺企业已发展到4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以毛织、针织、鞋、休闲服等为主。重点企业为荣城鞋业、海威运动服饰。20xx年荣城鞋业税收超300万元、海威运动用品税收超200万元,华欣体育用品、欣隆服饰税收超100万元,企业产销两旺,产值、税收增长较快。20xx年,轻纺电子业预计实现产值3.5亿元,预计实现利税400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34.9%和42.1%。20xx年,我县将大力承接闽东南服装、轻纺、电子等产业,重点扶持鑫永益服装、中闽服饰、大兴服饰、隆盛服饰等服装轻纺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
三是矿产品精深加工业。
20xx年,我县已全面启动沔坊矿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完成200亩矿产品加工园区控制性规划。矿产品加工产业现有企业5家,以萤石、钾长石开发及加工为主。近年来,我县纷纷引进中航国际钽铌矿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5亿元、杜氏环宇低铁石英砂项目总投资4亿元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我县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方万年青年产12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从开工到投产,投资上亿元仅8个月时间,目前已上缴税收超百万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00万元,并中标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水泥限价供应企业。20xx年,矿产品加工业预计实现产值2亿元,预计实现利税300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0.6%和19.8%。
四是生态食品加工业。
我县有各类食品加工企业20余家,主要涉及藕粉、保鲜白莲等白莲系列产品加工,豆制品加工、酒类制造、饮用水制造等行业。主要产品有白莲、茵陈、翻秋花生、手工粉干、矿泉水、酒娘等,以白莲、茵陈、酒娘为主。优质丰富的食品资源为我县从事罐头、果汁饮料、果酒、速冻蔬菜、脱水蔬菜、制茶、禽蛋制品等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原料。小松创业园获批“省级绿色食品(白莲)产业基地”为我县生态食品加工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20xx年,食品加工业预计实现产值1.5亿元,预计实现利税100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3.6%和25.3%。20xx年,我县将加大生态食品加工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优势资源,重点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
产业工作报告3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XX县XX产业协会经过认真的筹备,今天在这里召开成立大会。协会的筹备工作,自始至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各会 ……此处隐藏23452个字……企业200多家,中药材产品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通过药博会的召开,安徽井泉药业、北京同仁堂药业来我县建立中药材有机绿色生产基地,现已建成中药材生产基地25000亩。建成中药材生产企业12家,宏泰药业、本草源等公司20xx吨板蓝根饮片及大青叶加工、亚东生物制药年产20xx吨中药饮片生产线已建成投产,中药材生产链条不断延伸。由宏泰药业开发的中药材“甘肃四珍”、“西北四宝”深受消费者青睐,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中药材品牌逐步形成。
(7)冷链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近年来,县委出台扶持农产品流通方面的政策,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积极扶持基地农产品市场建设,南古镇马蹄村和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两个农产品交易市场已建成投入运营。建设农产品冷藏库15座、贮藏能力达到3.8万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县级运营中心(民乐特色馆),注册各类网店100多家,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专业合作社达21家,紫皮大蒜、民乐羊羔肉、食用菌等58个特色单品实现上网销售。
(8)农业标准化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完成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85.7万亩,全县共认定“三品一标”面积52.09万亩,“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总数达到83个。其中民乐紫皮大蒜、洋葱、番茄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大黄、黄芪、柴胡、板蓝根、黑枸杞、当归、党参通过了有机食品转换认证,温室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荷兰豆、草莓、甜瓜、人参果、葡萄通过了有机食品转换认证。20xx年,被评为“中国板蓝根之乡”,民乐紫皮大蒜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注册了“民乐宝”商标,华瑞农业、宏泰药业中药材饮片通过了GMP认证,祁民药业通过GSP认证,民乐紫皮大蒜、马铃薯入选中国名优新特产品名录。
(9)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提升了种植水平和产品质量。近两年来,我县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共建立水肥一体化示范点18个,示范面积达到29930亩,主要示范品种有中药材、高原夏菜、马铃薯等,经实测,高原夏菜通过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亩节水达65%以上,减少化肥用量30%以上,减少农药用量20%以上,同时减轻土壤板结和盐碱化,亩增收620左右。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栽培中药材,亩节水60%以上,减少化肥用量30%以上,减少农药用量20%以上,亩增收约800元左右。
2.存在的问题
(1)中药材方面。我县中药材虽然种植规模发展速度快,但还存在发展层次较低,资源优势还未充分挖掘;产业链还没有形成,只有种植和初加工,没有深加工和销售平台;深加工企业少,加工量小,企业带动力不强;国内市场没有占有份额小,品牌优势没有展显,销售及种植效益受限。道地药材深度研发、价值开发不够,仓储流通水平滞后、市场调控能力弱等问题。西部药都还没有完全运转,市场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2)高原夏菜方面。
一是没有形成祁连雪山脚下的特有品牌;
二是国内市场没有销售窗口和长期订单,有销售不畅的现象存在;
三是冷链物流不健全;四是种植大户或产业带头人缺乏。
三、几点浅见
1.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的发展思路,坚持绿色有机品牌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利用和地膜回收无害化处理全面达标。
2.突出抓好特色产业振兴带建设的示范带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重点围绕“一带四路”着力建设高原夏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辐射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全面升级发展。
3.全力抓好质量安全和品牌创建。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制定技术标准和执法监管措施,禁止在生产销售环节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和有毒有害的生长调节剂。我县已被批准为第二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力争申报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在品牌创建方面,依托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建设,制定专项计划,积极支持鼓励企业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推进绿色生产,创建绿色有机食品品牌。
(四)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充分发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发展中的组织核心和科技示范作用,利用自身拥有的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资源,广泛开展农业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农业新技术研究摊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种植和市场终端包装销售等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业发展整体水平。形成了以果蔬包装运销、速冻冷藏保鲜、烘干脱水、等精深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5.多渠道拓宽农产品销路。积极探索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的良好机遇,实现优质农产品线上销售。建立大型蔬菜、中药材集散与批发市场,形成线上线下双通道交易的销售渠道。
6.建立完善的检测体系。整合县镇两级农畜产品检测力量,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通过例行抽检、准出送检、入市检测等方式,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7.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上,一是加快发展中药材加工。在中药材转化增值上下功夫,以板蓝根、黄芪、当归、党参等中药材品种为切入点,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建设中药材切片等初加工作坊,提升中药材基地加工转化增值水平,提高农户经营性收入。扶持发展一批深加工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中药材附加值。二是抓好品牌创建工作。强化农业投入品检查和农产品质量监测,健全完善中药材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做好绿色有机认证服务,不断提升中药材产品质量水平。加大品牌创建和宣传推介力度,进一步巩固提升“中国板蓝根之乡”品牌优势,提高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三是强化流通体系建设。推动“互联网+”市场营销,鼓励企业使用电商平台销售产品,不断扩大中药材销售网络。支持市内企业与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建立新型产销合作模式,拓宽中药材销售渠道。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社在大中城市和中亚国家设立产品展示及直销窗口,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四是进一步完善西部药都中药材饮片精深加工区、交易展示区、康养体验区、中医药文化馆等设施。把西部药都的市场交易功能尽快展显出来。
8.在高原夏菜产业发展上,一是大力开展品牌建设,把品牌建设当作转变当地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高原夏菜产业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二是改变当前松散的发展格局和单一的经营模式,建立高原夏菜产销服务云平台,为生产者和销售者提供高效优质的种植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三是发展长期订单农业,在国内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建立直销窗口,对接线上线下资源,促进电商销售模式的应用,开拓销售渠道;四是加快冷链物流建设,缓解销售不畅的局面,实现季产年销。五是积极发展中介组织的队伍建设,促进蔬菜的销售,规范订单合同,联系洽谈蔬菜生产销售事宜,积极吸纳经纪人参股或收益提成,提高订单履约率。六是大力开展水肥一体化示范,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充分利用好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高原夏菜水肥一体化示范点,通过召开现场会、集中培训等方式,带动全县不断扩大高原夏菜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做到适时、适量灌水,不断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文档为doc格式